2022-10-16 23:00:56
今年年初,上海的一波儿疫情出了不少魔幻事儿。
尽管菜价飞涨,保供物资频频曝出问题,上海人民每天封控制在家睁开眼睛第一件事还是拼团抢菜,最担心的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。
有人在网上交流起了在家水培蔬菜的心得,还有人发帖询问“土豆发芽了还能吃么”,结果收到一堆“如果在上海就可以”的回复。
那个时候,一台塞得满满的大冰箱比银行卡里的数字更有安全感。
那个时候,能每天吃到香甜可口的糕点就是奢侈的幸福之源。
也是在那个时候,一家名为巴黎贝甜的面包店,像一场及时雨,给周边市民提供了蛋糕售卖。
四种团购糕点套餐,每种套餐售价125元至170元不等。相比动辄上百的跑腿费和火腿泡面套餐,这个价格可谓是非常良心了,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家的欢迎。
但事情过去了几个月,上海疫情平复了,巴黎贝甜却收到了市监局的一张罚单,罚款58.5万元。
原来,上海封控期间,巴黎贝甜的工厂也被封闭了。
部分员工无处可去,巴黎贝甜便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员工培训中心,为免员工们挨饿,还允许员工们用培训中心里的烘焙设备和原材料烤面包吃。
也许是看见周边居民们缺吃少喝心有不忍,员工们寻思着又有设备又有原材料,以我所有供人所需,皆大欢喜,何乐不为。
于是便操起了“老本行”,将烤面包平价卖给了居民们。
后来,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员工培训中心进行了执法检查,发现了设备、糕点原材料,以及销售环节的产品套餐清单、送货清单、相关套餐生产、团购、结算、配送记录等。
市监局就要求巴黎贝甜提供生产经营资质证明材料。
巴黎贝甜当然有这些材料,但是材料上面的地址登记的不是这里。
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,这个地方,是巴黎贝甜的员工培训中心。
“该地址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相关资质。当事人的上述行为属于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。”
巴黎贝甜一共卖了400套套餐,共计销售共计人民币58500元。照十倍罚,就是58.5万。原有的5.85万“违法所得”也要没收。
——罚款就是这么来的。
经查,巴黎贝甜卖出的套餐没有任何投诉情况,且都按要求对原辅料进行了进货查验,能提供相应的索证索票及生产工艺流程材料。
也就是说,巴黎贝甜的员工是专业且良心的,即便是在这种“一食难求”的时候,他们也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,依然是按照原有工艺流程做的产品。
处理结果出来后,巴黎贝甜倒是没有二话,还提交了整改报告,但上海市民、尤其是疫情期间购买过它家套餐的上海市民不乐意了。
咱们饿肚子的时候你不给解决,这会儿反倒跑来解决让我们不饿肚子的人了,那怎么行?
于是网上的舆论沸腾起来。
有人向巴黎贝甜表示感谢,称疫情期间全靠它家的面包救了自己的命。
有人为它鸣不平:
疫情期间管控区物价翻倍恶意涨价不见管,老老实实卖面包救济大家为什么要罚款?
随便一个团长赚得都不止5万!
一时间,“众生皆苦,巴黎贝甜”成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口号。
人们争相涌进店里,或是在网上下单,喊话“要帮巴黎贝甜把罚款给赚回来”。
巴黎贝甜,由此成为第一家因为罚款而人气飙升的面包店。
其实,按照《食品安全法》里的条款“违反本法规定……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,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”,巴黎贝甜确有违法事实,58.5万元也确属从轻处罚了。
在接受采访时,上海市监局的工作人员也显得非常无奈:
“发现食安漏洞不去执法,消费者吃出问题了又会说我们监管不力。”
但我个人觉得,百姓的朴素认知并没有错。
虽然巴黎贝甜是韩国某公司旗下品牌,不是本土企业,可百姓们的反应,充分说明了什么叫是非自有公论,公道自在人心。
罗翔老师曾说过,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,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。罗翔老师还说过,很多学法的人,学着学着就丧失了人性。
巴黎贝甜这件事,跳出环境单讲法律是不合适的,甚至可以说,于情于理于法本身都是不合适的。
先讲情。
想象下受灾时你在家里烤饼子,周边儿全是饥肠辘辘的邻居,邻居们恳求你卖一点儿给他们果腹,你卖还是不卖?
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应该都是一致的:
只要没有趁火打劫、坐地起价,为什么不能卖?
冷眼旁观,才要问问自己良心过得去不。
当然,肯定也有人要杠为什么不免费赠送。
我想说第一人家没那个义务,在特殊时期能担着风险挺身而出就已经很不错了。
第二幸亏没白送。
当时各地送来的物资成箱成箱地积压腐烂并被“抛尸”垃圾桶的情景,以及驰援而去的京东物流车在上海城外排起长龙寸步难行的情景,想必各位还历历在目。
巴黎贝甜既无官方背景,又无大资本加持,若胆敢“恶意开仓赈灾”,一旦被定性“投毒”,那就不是58万的事儿了。
毕竟“抢人饭碗犹如杀人老母”,不能干。
接下来讲理。
既然说重视食品安全,那么对所有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是不是要一视同仁?
上海封城期间各种物资供应乱象,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奶头肉发霉菜、侵吞转卖大礼包、浪费支援物资等等行为,都一一查实惩处、公开公告了吗?
如果没有,巴黎贝甜何德何能首当其冲?
还有,所谓事急从权,在发现巴黎贝甜的培训中心缺少手续时,市监局是不是有更好的做法,即帮助其把相关手续加急补办下来,让周边居民持久受益?
人家帮助你的人民渡过了难关,你却转过头来要过河拆桥、秋后算账,你做得出来,老百姓也看不下去呀。
这可不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,修桥补路无尸骸。
最后讲法。
关于此事法律角度的观点,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、教授陈越峰说得就相当好。
他认为,在当时特殊情况下,企业面临“义务冲突”,即同时肩负合规经营和为居民提供食物的义务而无法兼顾。
“在这一背景下,企业只能履行较高的义务而不履行其他义务,因此,应阻却其违法性。”
这跟罗翔老师讲的“我快饿死了,我见到熊猫吃熊猫,遇到金丝猴吃金丝猴,遇到东北虎吃东北虎”,都是一个道理。
吃熊猫犯法,但“我”活着更重要;无证销售食品犯法,但居民们的生存要素更重要。
这种情与法的权衡是有实例的。
比如前不久,浙江宁波一小孩从汽车探窗跌到马路上,后面的车辆不约而同地纷纷停下,挡住前行的车流。交警部门决定对现场的压实线行为不予处罚,得到了大量赞誉。
还有珠海5位司机在等红绿灯时,发现车后有救护车鸣笛而来,遂接连冲红灯进入路口,只为给救护车让出生命通道。交警不仅不处罚,还给司机点赞。
综上,巴黎贝甜这次因罚款而出圈儿,其实是给我们的管理部门提了一个醒,也开拓了一些执法思路。
人民没有身居高位,可能有时想不到什么大局,看不到特别深远。
但高价奶头肉和平价烤面包哪个好,他们还是分得清的。
所以,讲法道的时候,别忘了讲公道。讲公道的时候,也别忘了讲人道。
任何时候,把人放在第一位,把情理融贯在法理中,这才是天道。
对此,你怎么看?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讨论。感谢大家阅读,请点赞转发,让更多人看见
-End-
位卑未敢忘忧国!
@关注和转发,就是最大的支持@
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:
xd32760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