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0-08 22:03:00
一组调查数据发现,当下北京的“剩女”已经超过80万。数据的最初来源和真实性已经不可考,但仔细观察了一圈周围的朋友、同事,剩女的比例应该与网传的数据差距不大。
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(2006)》中,“剩女”这个词正式成为一个词语,它特指27岁以上的单身女士。这个定义显然将“剩女”的年龄过分拉低了,日常生活中一般将30多岁还未婚的女性称为剩女,而且“剩女”多是女方主观选择的结果。
中国有句古话叫做“有剩男、无剩女”,女孩如果不附加或多或少的选择性条件,在男多女少性别比失衡的中国,就算是身体或精神轻微残疾的女孩都能出嫁,何况各方面条件相对不错的北京女孩?
管中窥豹,将我周围30多岁的大龄女青年观察了一圈,发现剩下的女孩基本属于这三种情况。
第一种:还在等待爱情
王玥是我媳妇大学同学、闺蜜。虽然已经四十岁了,但长了一张娃娃脸又会打扮和化妆,看起来只有三十岁的样子。
王玥性格开朗、模样纯情,属于外貌可以打85分以上的女孩,我有时见了都心痒(男人是不是都对自己媳妇的漂亮女闺蜜偷偷有想法,只是想想)。
王玥四十岁未婚是周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,因为王玥不仅人长得好看,各方面条件还都非常好,在朝阳区一家小私企做总经理助理,月薪2万多,平时开一辆minicooper,在亦庄有一套80多平的两居。
媳妇有时跟王玥开玩笑,谁要是娶了你在北京立刻实现有房有车了。
王玥被剩下真就是自己的选择,年轻的时候追韩国明星,就喜欢大长腿的韩国欧巴,而且真的为之付出了行动,她自学了韩语,一年一次韩国自由行。
或许是迷幻了偶像与生活的边际,王玥找男朋友和老公也按韩国欧巴的标准找,要求男孩子必须干净清秀、高高瘦瘦。生活中这种男孩本就属于稀有物种,偶有出现,不是海王便是名草有主,王玥自然是没等到自己心仪的那一个。
时光如飞,等待中蹉跎了岁月。当三十四五岁的王玥开始被迫降低标准的时候,周围同龄的适婚男人小孩都上小学或幼儿园了。剩下的男人不是离过婚的就是条件太差,差得远低于王玥降低标准后的下限。
偶有和王玥年龄、家庭条件差不多的男孩子,但这些男孩子的择偶标准已经瞄准了30岁以下的女孩,双方择偶标准完美错过了。
一次次的相亲失败,王玥现在也逐渐想开了,如果遇不上条件差不多的、自己喜欢的,宁可这么一直单着也不委屈自己下嫁。
我有一次跟媳妇开玩笑,“王玥这么一直单着可惜了,他喜不喜欢小奶狗,我弟比她小9岁,小伙子干净、利落、瘦,要不给他们撮合一下。”
媳妇白了我一眼,“王玥或许没意见,要是真成了,你妈非得把我吃了!”
第二种:高不成低不就
表妹宋芸的婚事现在已经成了我姨的心病,我姨说你表妹要是不结婚我死都闭不上眼。
表妹今年34,是北京市区属单位的公务员,硕士学历,模样一般,大概能打70分左右。家在农村,名下无房,车一直没摇上号,如果有合适结婚对象的话家里能给出几十万元的嫁妆。
表妹一开始找不着对象赖我姨。我姨标准高,觉得自己闺女是公务员,便要求男方家里有房有车,还不嫁外地人,觉得外地的家里亲戚多、事儿多。
表妹30岁之前,按我姨这个标准给介绍了不少,好几个家里还是拆迁有好几套房的。满足我姨标准的,表妹却看不上,因为农村郊区的男孩子有体面工作的不多,比如家里拆迁的那几个都是职高、中专学历,三观完全不合。
表妹性格稍显内向,单位日常工作又忙,非常窄的社交圈,除了相亲基本没有自己认识男孩子的机会,几年的时光在不断的相亲中和偶尔谈恋爱中眨眼即过。
表妹30岁之后,我姨对宋芸的婚事更着急了,标准也随之降低,不再介意男孩家是外地、不再要求有车,但在北京有房依然是硬性指标,表妹对三观的标准也没有改变。
即便按这个标准,反复拉扯了几年表妹也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。
今年表妹34了,最近给介绍的几个相亲对象,要么是四十岁左右离婚的、带孩子的,要么是从事出租车司机、厨师、物管等低端岗位的。
我姨现在基本已经不管了,只要是男的、你们俩愿意,跟谁结婚都行。但表妹的价值观却依然在坚持,堂堂硕士学历的女公务员,真要嫁出租车司机、外卖员,以后在单位头都抬不起来,与其如此还不如单着……
第三种:活该被剩下的
我同事彭珊珊这辈子恐怕都嫁不出去了。
彭珊珊今年45了,老家外地的,985、211的硕士,当年考公务员留在了北京。
彭珊珊来北京快20年了,无房无车,租住单位一套70多平的公租房(公务员福利,只要名下无房可以一直租住下去。)
我们私下称呼彭珊珊为小富婆,因为除了每月3000余元的房租、水电之外她没有任何花销,不知道悄悄攒下了多少钱?
彭珊珊的模样顶多60分。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,长相普通就算了,彭珊珊还特别懒,从来不化妆,身上永远穿着那几件过时的衣服,40岁以后白头发越来越多,人家从来不染、不打理,比很多50多岁的阿姨都显老。单位很多想给她介绍对象的大姐见彭珊珊这副样子都望而却步。
彭珊珊相貌普通而且性格执拗,在单位没有朋友,只有一两个相熟的女同事平常能和她聊两句,平时没有任何社交,放假便窝在家里刷剧、看电影,对于单位组织的一些活动、聚会是能躲就躲。
我们有时私下八卦,彭珊珊这辈子恐怕都不会嫁了,就算有合适的结婚对象,她还怕人家图谋她攒下的那些钱呢?
号外:想嫁人的姑娘永远不愁嫁
“剩女”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,自身相貌、家庭条件其实都不是女孩嫁人的障碍。
我媳妇的高中同学刘颖便是“剩女们”的方面教材。
刘颖今年也40岁了,身高160、体重160,就是这样一个肉乎乎、胖墩墩的姑娘,已经离了两次婚、带着一个孩子,目前正跟新男友处于热恋之中。
刘颖是乡镇医院的医生,人虽然胖,性格却是非常开朗、讨喜,上学的时候就愿意跟男同学一块玩儿。
所谓女追男隔层纱,刘颖知道自己胖、长相一般,遇到喜欢的男孩子一般都直接表达,她结婚的标准从不看条件,只要自己喜欢。
刘颖虽然离过两次婚,但我觉得每一次都是嫁给了爱情。第一任老公跟她是同学,双方家庭条件相仿,婚后性格不合离的。第二任老公比她大10岁,在北京租房住,但那个男人宠着她、哄着她,她毫不犹豫地就嫁了,孩子也是第二任老公的。双方离婚是因为她老公因为点事儿进去了。
刘颖现在热恋的男友也是外地的,在北京无房无车,但只要男方敢娶刘颖肯定会嫁!
我觉得这胖姑娘要得从来不是天长地久,而是被人爱、被人宠的感觉,哪怕为此碰得头破血流……
(文中均为化名。如果还有其他类型“剩女”,欢迎补充)